下峪镇: 基层高效治理“小网格” 破解矛盾纠纷“金钥匙”
矿山产业作为下峪镇经济税收的重要支柱产业,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因资源开发、利益分配、环境影响等问题引发了诸多矛盾纠纷,成为影响镇区和谐稳定的突出因素。如何有效化解矿山纠纷矛盾,维护良好发展秩序,成为摆在下峪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。今年以来,下峪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创新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用好党建网格这一有力抓手,走出了一条破解矿山矛盾纠纷的新路径。
一、优化网格设置,构建纠纷化解体系
下峪镇按照“地域相邻、规模适度、方便管理”的原则,将全镇划分为1个镇级网格,7个综合网格,19个村级网格,设置95个基础网格,设立矿山企业和银凤社区11个专属基础网格,形成“1+7+19+95+11”的网格协同治理体系。同时构建“1+1+1+X”的网格工作架构,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,分管领域领导班子担任副组长,业务部门精干力量担任网格调度员,组建由党建、农业农村、派出所、司法、市场监管、公共服务、项目建设等部门组成的网格事项处理工作小组,定期深入网格开展工作,及时收集社情民意,排查纠纷隐患,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。
二、强化党建引领,提升纠纷化解实效
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引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矿山纠纷化解。镇党委定期组织召开矿山企业党组织、村党组织联席会议,通报矿山纠纷情况,研究解决重大问题,形成工作合力。在纠纷调解过程中,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、当先锋、作表率,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,协调各方利益关系。今年来,企业专属网格员与镇平安建设办公室一同,加强安全和法律知识宣传,每周定期开展安全巡查、走访群众活动,共解决群众困难50起,协调矿山企业对走访发现的12户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1万余元,送去工作岗位2个。排查整改一般矿山安全隐患507处、重大隐患25处,封堵无主废弃矿洞57个,拟追究刑事责任1人,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三、提高网格效能,保障纠纷化解长效
拓宽网格员选拔渠道,将村内有文化、有责任心、年轻有活力的后备力量担任兼职网格员,定期组织业务培训,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。整合基础网格的民生需求与企业网格的服务资源(如就业岗位、公益帮扶等),每月召开一次“矿村对接会”,利用网格信息传递快、覆盖面广的优势,实现数据实时共享。网格党支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,按照纠纷性质、严重程度等进行分类,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。对于一般性纠纷,由网格服务团队当场调解;对于较为复杂的纠纷,上报镇党委,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调解,真正实现“小事不出格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。”
四、健全联动机制,凝聚纠纷化解合力
建立并实施“日巡查、周走访、月更新”工作机制,针对网格反馈问题,建立闭环机制。联合人社、工会、司法、信访、派出所等部门,紧盯矿山企业劳务、经济纠纷多发易发问题,实现纠纷“一站式受理、全链条解决”,对已调解的纠纷定期进行回访,了解当事人履行协议情况和思想动态,防止纠纷反弹。同时,加强对镇区矿山企业的法治宣传教育,通过举办法律讲座、发放宣传资料、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,提高矿山企业和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,引导他们依法依规解决纠纷。
小网格释放大能量,随着网格化不断畅通运转,下峪镇矿山纠纷数量逐步下降,调解成功率不断提高,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,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。下一步,下峪镇将继续深化网格建设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以“小网格”服务“大民生”,为全镇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治理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