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行政执法情况年度工作报告
2022年,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,以加快市场监管法制建设为目标,以规范执法行为,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为核心,完善执法制度,加大执法监管,强化执法宣传,加强队伍建设,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。现将我局本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行政执法整体情况
(一)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情况。2022年,行政处罚案件共立案253件,罚款金额:240万元。其中移送公安机关3件。共收到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申请4567件,受理4567件,准予许可4567件。其中办理营业执照3786户,食品经营许可340户,特种设备437户,药品经营许可4户。行政强制案件13件,涉案物品由专人管理。办结案件均在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;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24件。
(二)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,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和指示精神。成立以王校锋局长为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抓好我局干部职工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,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宣传视频,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其生动实践。依托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通过党组会、党组理论学习专题学习会,举办党史知识竞赛等多种举措,将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。
(三)加强执法监督和指导,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工作
1、厘清权力清单,明确市场监管职责。结合机构改革和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,开展权力清单清理和规范工作。汇总并完善涉及原工商、质监、食品、知识产权、价格、商务和盐务领域的权力清单,并通过政府网站进行公开。结合“互联网+监管”工作的开展,梳理行政检查权力事项清单,通过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系统组织实施。确保权力运行于法有据,实行动态调整管理,依法优化和公开权力运行流程。
2、规范重大行政决策、行政处罚。我局明确了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法制审核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。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,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。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,规范行政处罚,维护良好市场秩序。市场监管局作为维护市场秩序的主要执法部门,行政处罚是主要抓手。为规范行政处罚,营造良好市场秩序。加强案件登记和法制审核,提高执法案件质量。共立案253起(含烟草移交案件36起),审核案件225起,提出法制审核意见219起。
3、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。健全制度机制,强化事前公开。我局制定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,明确了行政执法公示的范围、内容、载体、程序、时限要求、监督方式和保障措施等事项,制定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记录制度。公开行政执法人员信息,《行政执法权责清单》、服务指南、执法流程图,明确各个执法环节记录的内容、方式、载体等事项、完善执法信息采集、存储、归档等制度。规范使用行政执法文书,按照《河南省行政执法案卷立卷规范》《河南省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》和《河南省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》规范使用新文书,规范制作行政执法案卷。进行“互联网+监管”行政处罚信息录入,提高信息录入覆盖率。对我局涉及的167个检查事项、510个行政处罚事项、22个行政强制事项和22个其他事项进行覆盖,覆盖率达到了100%。
(四)强化监管,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领域突出问题。
以“双随机,一公开”为依托,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、医疗器械、化妆品、产品质量、特种设备监管。为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隐患,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给全县人民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。我局统筹安排,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活动,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,依法处理制售不合 格食品的违法行为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联合 公安机关开展非法添加及销售假药专项检查,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,追究刑事责任。
(五)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
1、打造法治人才队伍,营造法治良好氛围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,面对目前工作任务重、难度大、要求高的态势,加强执法 人员法律法规与业务知识的学习,深入学习《行政处罚法》《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》等法律法规,加强学习《食 品安全法》、《商标法》《产品质量法》、《药品管理法》、《计量法》、《价格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》等市场监管业务法律法规。
2、注重学习实效,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素质。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能力考试,巩固并强化相关法律知识,提高执法能力。
(六)实行法律顾问制度,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。针对我局繁重复杂的依法行政工作现状,我局聘请向群律师事务所的2名律师为长期的法律顾问,通过拓宽法律顾问的工作范畴,创新法律顾问的工作方式,提高法律顾问的参与度,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家优势,深入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建设工作。
二、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
(一)执法领域有待拓宽。执法领域不够广,新领域案件较少,缺乏有效的大案发现途径和线索。案件局限于对传统案件、简单案件、常规违法行为的查处。
(二)执法装备差、技术手段弱,监管执法主要依靠“眼看、口问、手查”等原始手段。执法记录仪配备不足,不能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。尤其公车改革后,基层所执法车辆配备严重不足,监管执法效能大打折扣。
(三)涉及民生领域执法监管压力大。食品、药品领域,安全监管隐患防范难。“三小一摊”监管难度大,具有低、小、散以及流动性、隐蔽性强的特点,从业人员素质低,卫生意识差、原料来源不明,监管工作难度大。尤其是小餐饮店,量大面广,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,法律观念淡薄,食品安全意识不强,缺乏主体责任意识,在每年的各种明察暗访、督查检查中容易被发现问题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一是关注重点、新型领域案件。找准发力点,突破行业领域,针对性开展也法线素境排工作,力争在省级典型案例、新领域案件查办上有新突破,办理一批有影响力、保民生、保健康的大要案。
二是强化与公安等部门执法联动。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,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做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共享,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。
三是提升办案人员执法能力。将一般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,有针对性、有重点的对专业执法人员进行专项培训,特别是实战能力培训,增强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