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扶贫开发
洛宁县农业局 关于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红薯种植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公示
为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红薯特色种植产业进行脱贫,洛宁县农业局结合各乡(镇)实际情况,组织技术人员编制了《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红薯种植扶贫项目实施方案》,现公示如下:
一、项目概要
项目名称:洛宁县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红薯种植扶贫项目
项目实施单位:洛宁县农业局
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:王校锋
联系电话:13938860699
项目实施单位分管领导:张柏涛
联系电话:13783168126
项目实施单位技术负责人:郑红民
联系电话:13213661896
项目建设性质:新建
项目类别:种植
项目建设地点:洛宁县14个乡镇
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:项目建设面积5420亩,涉及 14个乡(镇)171个村2309户贫困户
项目建设期限:2019年4月-----10月
项目建设总投资:项目建设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6.8万元。
二、项目建设依据
根据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洛宁县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“特色种植项目”自主脱贫奖补办法》(宁政办【2018】36号)要求,确保减贫任务全面完成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三、项目建设资金概算
项目建设共需资金444.44万元,申请财政补贴资金216.8万元。
1、财政资金补贴标准
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“特色种植”,面积不低于1亩,最高不超过5亩,当年亩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的,每亩奖补400元。
2、奖补资金兑付程序
由建档立卡贫困户申报种植面积,村初评:由村支部、村委、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户申报,进行严格审核,由村支书、村长、驻村第一书记三人实地核实面积,并进行初评,共同签字认可,并在村内公示。乡(镇)初验:乡(镇)政府组织农业、扶贫、财政等单位进行初验,初验合格后,汇总上报农业局。农业局复验及资金拨付:农业局牵头与乡镇共同验收,合格后,由农业局将资金统一打入贫困户一卡通账户。
四、项目建设标准
1、补贴对象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2、种植红薯面积不低于1亩,最高不超过 5亩。
3、每亩红薯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。
五、项目建设进度安排
1、2019年3月,农户向村申报种植计划,乡村造册登记。
2、2019年4月,乡村申报及实施。
3、2019年5-7月,完善资料,乡镇进行初级验收。
4、2019年8-9月,县级验收,兑付奖补资金。
六、项目监督和项目验收
(一)项目管理
1、乡(镇)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和管理。每季度将本想(镇)贫困户特色种植业情况汇总上报县扶贫办、农业局。
2、县农业农村局每半年对各乡(镇)贫困户特色种植情况随机抽查一次,发现问题及时告知乡(镇)政府限期整改。
3、村支书、村长、驻村第一书记为项目实施责任人,共同担负项目监管责任,监督指导项目实施。
4、对于弄虚作假,骗取扶贫资金的。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(二)项目验收
1、由建档立卡贫困户申报,村初评:由村支部、村委、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户申报,进行严格审核,由村支书、村长、驻村第一书记三人实地核实面积,并进行初评,共同签字认可,在村内公示。
2、乡(镇)初验:乡(镇)政府组织农业、扶贫、财政等单位进行初验,初验合格后,汇总上报农业局。
3、农业局复验及资金拨付:农业局牵头乡镇共同验收,对乡(镇)初验合格贫困户,抽验20%。合格后,在村、乡(镇)公示,公示期不少于7天。公示无异议,方可按程序拨付资金。
七、项目效益
(一)扶贫效益
该项目惠及2309户贫困户,种植5420亩红薯,通过实施特色种植扶贫项目,促进贫困户提高农业生产技能,同时积累发展资金,解决贫困户没有产业支撑问题。
(二)社会效益
该项目能从贫困户群众实际出发,能够解决贫困群众缺资金、缺技术、缺市场信息等因素,能够发挥贫困群众自我创造力,变“输血式”扶贫,为“造血式”扶贫,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补齐短板奠定基础。
(三)经济效益
种植一亩红薯,年产鲜薯3000公斤,每公斤鲜薯1元,亩收益可达3000元,扣除投入,每亩净收益达2180元。该项目2309户贫困户,种植5420亩红薯。红薯总产值可达1181.56元,可使2309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。
洛宁县农业局
2019年5月20日

更多权威信息
请扫码下载“中国 · 洛宁”客户端